這個天氣在外看到流浪貓,總會想做點什麼,讓牠們可以不要那麼辛苦,但是小時候長輩總是說,你餵牠們一餐,牠們就會跟你一輩子,所以不准餵!這個時候該怎麼做才好呢?

  1. 生活中的流浪動物

以前街頭的流浪犬貓多,但是經過政府以及動保團體的持續抓紮(捕捉後結紮),加上流浪狗的體型較大,捕捉容易,所以在城市裡已經比較少看到成群的流浪狗出沒。相較之下,體型較小的流浪貓,天性擅於躲藏,所以在人口密集的生活環境裡還是常常可以看到流浪貓的身影。

餵養這個動作通常是基於愛心,覺得小動物流浪沒飯吃很可憐,隨手餵一下舉手之勞,以前老一輩的人餵養有幾個方式,可能是餵食家中剩下的廚餘,比較好的可能是餵食飼料或罐頭,但問題通常出現在餵養之後。

  1. 餵養流浪貓會有什麼問題?

在電視新聞上偶爾會看到餵養流浪貓的愛心人士跟附近居民發生衝突,原因不外乎是餵養不當造成環境髒亂,或是居民表示流浪貓攻擊家中飼寵(如寵物鳥)之類的問題,甚至最糟糕的還曾發生過有心人士下毒害貓,或是虐待流浪貓的事件等等。

這些問題難道真的跟餵養流浪貓有直接關係嗎?很多發生在都市裡的人貓衝突,除去一些原本就不喜歡貓的人的因素之外,有些時候跟餵養人的做法,以及餵養的環境有關係。

那麼如果選擇不要在都市餵養,把餵養的地點移動到郊區或是山區呢?這樣也可能帶來流浪犬貓跟原生種動物發生衝突的問題(如流浪犬貓攻擊保育類穿山甲、山羌、石虎、或保育鳥類等等)

  1. 餵養流浪貓百害無一利?

餵養流浪貓還是有其優點,因為貓本來就是警戒心較重的生物,加上長時間在外流浪導致不好親近,若有固定餵養的習慣,流浪貓信任的愛爸愛媽能夠較精準的掌握牠們的作息跟個性,將來在實施捕捉結紮時,可以藉由這些資訊有效率的捕捉。

另外,透過定時定位的餵養,可以較好掌握該流浪貓族群的貓隻數量是否有增減,貓隻減少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壽命到了,可能是因為遇到意外離世;貓隻增加原因有可能是小貓誕生,或是有其他族群的貓隻加入。這些訊息都跟未來進行流浪動物數量控制都很有關係。

  1. 如何正確餵養?

如何能夠在流浪貓利益及環境利益中間取得平衡?或許可以參考以下作法:

  1. 餵養不是單純把食物放下去等貓自己來吃就好,餵養之後需要清潔餵食的器皿,以及清潔餵養地周邊的環境,這就是所謂的乾淨餵食。

乾淨餵食可以減少剩食造成的環境汙染,以及腐敗食物對於流浪貓健康的危害之外,還能減少因為剩食引來的病蟲害;也能減少流浪動物聚集、爭奪資源。

目前新北市政府有舉行乾淨餵食講座,並對於參與的愛爸愛媽發放「流浪毛寶貝乾淨餵食卡」,希望透過教育改善餵養現況,減少人類與流浪動物的衝突。

  1. 餵食的器皿清潔後帶走或是藏匿起來,避免有心人士利用來傷害貓咪。
  2. 盡量選擇在民眾較少的進出的地方餵食(資源回收場、工廠、垃圾場附近等等);避免在危險的地方餵食(避免在馬路邊餵食),確保四周安全無虞;避免在人多的時段餵食,減少人類跟動物之間可能產生的摩擦。

5. 餵養的終極目標

除了要設法成功的減少人畜摩擦之外,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仍是最重要的目標。有一派的論點認為,即使成功將一個地區的個體都全數結紮了,餵養的動作卻可能會讓其他群體的流浪動物趨食而來,因為有持續不斷的資源(餵養人的食物)而使其移動棲息地,並不能有效的減少流浪動物的數量。

現代越來越多人認為,其實餵養應該只是一個手段,透過餵養來觀察並親近流浪動物,成功將其捕捉結紮後,應該漸漸讓餵養這個手段退場,「結紮後漸進停止餵養」才能夠讓這個族群在自然狀態下慢慢地減少數量,未來流浪動物才有可能不再出現在街頭或深山,讓流浪動物的宿命能夠終結在這一代。